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裂縫修補加固工藝
土結構加固的裂縫修補工藝多樣,對于寬度小于0.2mm的微細裂縫,可采用涂膜封閉法,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涂膜來封閉裂縫,還可用于外表面防水、防腐蝕處理,裂縫化學灌漿加固也是常用方法,利用低黏度、高抗拉強度灌漿材料,通過壓力灌漿注入裂縫、空洞,擴散、膠凝、固化后恢復構件整體性,加大截面法是在現有構件外加鋼筋混凝土增大截面面積以提高承載力,但存在濕作業(yè)量大、養(yǎng)護期長等缺點,裂縫修補
混凝土結構加固常用的裂縫修補方式可分為三種
1、持續(xù)低壓注射修補工法:在一定時間內將修補材料以持續(xù)加壓0、2mpa~0、5mpa的方式注入構件內因其材料具有高流動性(粘度低),不收縮性,高粘著強度及抗壓、抗彎強度,較長的可用時間,故可以達到微細的深層裂縫,且確實填滿裂縫。此工法較常應用于各種主要結構體且具安全考慮的構件上。
2、高壓注射修補工法:在一定時間內將修補材料以高壓pump加壓20mpa~40mpa的方式注入構件內,此工法較常應用于地下部位連續(xù)壁結構或一般墻體的裂縫灌注,按使用的狀況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灌注材料。
3、v-cut修補工法(鑿槽法):在構造物表面鑿槽或以金剛石切割機切一v型槽,再以環(huán)氧樹脂或彈性填縫材料填補,并在完成的工作面加以玻璃纖維或直接以彈性涂料裝飾,此工法較常應用于磚墻或多孔性混凝土及隔間材料與混凝土間的干縮裂縫。
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裂縫修補工藝流程:
調查裂縫——表面清理——安裝底座——裂縫密封——環(huán)氧樹脂漿灌注——敲掉底座
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裂縫修補施工工藝
1.調查裂縫:仔細測量裂縫寬度、長度和形態(tài),確定施工位置及施工程序。
2、表面清理:用鋼刷或砂輪將表面灰塵或粉刷層清理干凈,露出混凝土潔凈的表層。
3、安裝底座:以間距300㎜~500㎜安裝底座(以裂縫實際情況安裝)。
4、裂縫密封:以密封劑將可能漏漿之蜂窩和裂縫密封,等待其硬化。
5、制膠液:按一定的比例現場配制膠料。
6、環(huán)氧樹脂灌注:以注射筒將結構環(huán)氧樹脂安裝至底座并以橡皮筋加壓至灌滿為止(不可有漏漿,注射筒內無樹脂時應立即換補)。
7、敲除底座:待樹脂硬化后將底座敲除。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